今天评论区收到了一个评论,因为争议性比较大且具有普遍性就在这里单独开一章说一下这个事,对话里阐明了我的主要想法,分享给各位兄弟。
以下是读者“渡h”写在书评区的评论:
“写的确实可以,但是才看到14章就直接给我一个毒点,还不是小毒点,嗯,主角唉,主角挺适合当圣人的,认识几天就可以为别人去把自己置于险地的那种帮忙,嗯,不错不错。然后看了一下后面的章节名,果然出问题了。老套的剧情,nc的毒点”
以下是我的回复:
你的段评和书评我都已经收到,对于人性的理解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。我分享下我的成长经历,98年的时候也就是我5岁那年,父亲留了一封遗书给我母亲后都就跟随部队前往松花江抗洪救灾,他和他手下的战士们和被救的群众毫无关联,也从不认识,自此之后也再未谋面。按你的逻辑这比你说的认识几天就置于险地显得还要“傻”。
2008年在举国欢庆奥运会的时候,父亲正在偏远的非洲地区进行军事援助任务,那一年我正好中考。在那个国家的ak47只要1美元,公路上的车辆经常会受到不同方向的射击且没有任何缘由,我国在此曾牺牲过很多外交和军事领域的人员。同样的,被援助的人也从不认识,但他和同事们依然还是置自己于险地。
我成长环境里到处都能看到全军挂像英模的照片和事迹,像为了保护战友牺牲自己的“苏宁”不仅是为了别人置于险地,甚至是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。
金庸先生为什么备受尊敬,除了在文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外,还将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思想作为普世价值深深的刻在了每一位国人的脑袋里。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你口中那些所谓的“圣人”、“nc”的话是没有希望的,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你口中那些所谓的“圣人”、“nc”的话是永远无法成为世界强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