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事电子书
  1. 百事电子书
  2. 其他
  3. 陕甘宁抗战纪实
  4. 中央红军两战陕北
设置

中央红军两战陕北(1 / 2)


中央红军两战陕北

1935年10月19日下午16时,毛泽东陕甘支队第一纵进入陕北苏区的大门吴起镇,并在当地看到苏维埃政府的牌子。辗转了一年多的广大红军指战员为之激动万分,欢呼跳跃。从此,红一方面军正式结束了长征。 当晚,毛泽东住在洛河东岸新窑院里,周恩来住在吴起前街宗湾子。

吴起镇即今天的吴旗镇,它因战国名将吴起而得名,它地处陕、甘两省交界,北与定边县苏区接壤,东南与保安县苏区接壤。当时,吴起镇一带地广人稀,十里八里一个庄子,镇上仅住11户人家。

那时候,当地老百姓受尽国民党匪军的骚扰和迫害,见了军队就躲避。这次中央红军突然来到,当地百姓认为又是国民党军队来了,便携老扶幼急急躲藏。但随后,老百姓发现,这些新来的军队可和国民党军队大不相同,人那么多,不住民房,不吃老百姓一碗饭,还帮助老百姓担水、打扫院子,一举一动都很有秩序。于是,当地群众开始猜测:这莫非是刘志丹常讲的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来了吗?

很快,跑在山上躲藏的老百姓也都陆续回来了。一传十,十传百,洛河川上下沸腾起来了,“咱们的红军来了!我们盼望的救星来了!”人们奔走相告,开始迎接中央红军。六区一乡党支部书记刘景瑞、乡主席刘景权很快组织召开赤卫军干部紧急会议,宣传动员群众,为迎接中央红军积极行动起来,送军粮,组织担架队等。

和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不同,早在毛泽东率领红军打算奔赴陕北时,蒋介石就即刻电令宁夏马鸿逵部:“红军长途行军,疲惫不堪,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,兹令你部骑兵前往堵截,相机包围,予以歼灭。”

同时,国民党调集了马鸿宾的第三十五师一个骑兵团,团长马培清;毛炳文军的第八师,师长陶峙岳、第二十四师,师长李英;东北军何柱国骑兵军第三师,师长郭希鹏,率两个骑兵团,第六师,师长白凤翔,率3个骑兵团,这5个骑兵团装备精良,各团均配备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重机枪连。先后会集于何连湾,协同尾追红军。

国民党军队在何连湾集结后,于10月18日拂晓奉命追击红军。敌师长白凤翔率第六师3个骑兵团,敌副师长张诚德率第三师两个骑兵团,敌第三十五师马培清骑兵团因地形熟悉,走在最前面。

敌人日夜兼程,死死咬住红军不放,如甩不掉的“尾巴”。10月19日晚上,马培清骑兵团先行进抵铁边城附近宿营,距红军仅有5000多米。

毛泽东随陕甘宁支队第一纵队首先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之后,彭德怀率第二、第三纵队也进抵吴起镇附近宿营。面对气势汹汹的国民党军队,当天晚上,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,研究对策。在会议上,当时有一些干部,对打还是不打,意见并不一致。有一部分人不主张打,因为他们认为,红军长途行军,大家都很疲劳,情况又不熟悉,没有把握等把敌人引进苏区,了解情况后再打。

毛泽东带部队进驻延安(油画)

但毛泽东和许多同志则认为要打。毛泽东分析指出:我们疲劳,敌人也疲劳,吴起镇是山区,不利于敌人骑兵作战,况且我们已有打骑兵的经验。另外,我们已经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,有良好的群众基础。根据这些有利条件,毛泽东最后决定:不仅要在吴起镇打这一仗,而且一定要打好,决不能把敌人带进苏区来。随后,毛泽东与各纵队首长具体研究和制订了这次作战方案,决定把反击地点选在吴起镇西北方向的头道川。

当时,我军军事部署是这样的,第一纵队驻防于吴起镇及二道川塔儿湾以东,埋伏于三道川和二道川与头道川之大峁梁上,在敌之左侧,其中第四大队埋伏在头道川的杨城子左右山坡上,准备截断敌人的退路。第二纵队驻防于吴起镇西北乱石头川的梁台、郭沟门一线,埋伏于头道川与乱石头川之间的山梁上,在敌之右侧。第三纵队驻防于吴起镇东南宁塞川的宗圪堵至彭沟门一线,埋伏于洛河东侧吴起镇的燕窝梁上,在敌之正面。就这样,中央红军布下口袋战术,严阵以待,随时准备全歼来犯之敌。

战前,第一纵队首长林彪、聂荣臻召集各大队以上干部,传达了毛泽东的讲话内容,交代了具体任务,然后郑重地说:“这一仗一定要打好,这是我们给苏区人民带来的最好见面礼。”随后,林彪、聂荣臻带领第一纵队的大队干部和参谋人员,到实地观察地形。

头道川在吴起镇东北面约2000米的地方,它夹在吴起镇正对面大峁染与另一座山之间,是一条由西向东流向的季节河流冲刷而成的干涸河道,弯弯曲曲,时宽时窄。显然,这里是一个便于发扬火力、大量杀伤骑兵的好战场。红军已经准备好了,吴起镇正张开大口等着国民党军队跳进来。

21日早晨天刚蒙蒙亮时,第一纵队通过二道川的刘家湾上了山顶,进入阵地。按照纵队首长部署,第一纵队第十三大队负责打敌前锋。第十三大队阵地往西,一次分别是第五、第二、第一大队的阵地,他们负责拦腰突破和断敌后路。第十三大队阵地往东不远处的一棵独梨树下,便是毛泽东和纵队首长的指挥所。

自红军抵达吴起镇后,第十三大队已经恢复红军第十三团建制。第十三大队阵地进入阵地后,团政委邓飞立即做了一个简单的战前动员。

邓飞反复强调说:“今天是我们进入苏区的第一仗,一定要打好!”听了政委的话,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,自进入宁夏和陇东之后,国民党的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,红军部队吃了不少亏,也憋了一肚子火。这次,终于可以伏击他们了,红军战士们怎么能不格外兴奋呢!

旭日初升,黄土高原的景色是多么壮观!金黄色的霞光,金黄色的沟壑,金黄色的原野,构成了一幅金黄色的画图。晨风徐来,带着丝丝凉意,吹在身上,让紧张、兴奋的红军战士,感到异常惬意。

7时过去了,8时又过去了,依然未见敌骑兵的踪影。突然,一个眼尖的战士喊了一声:“来了!”

团政委邓飞朝西望去,远处升起了滚滚黄尘。他和团长陈赓立即登高举起望远镜,果然是敌骑来了,一队队的敌人越来越近了。


设置
字体格式: 字体颜色: 字体大小: 背景颜色: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