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洛是不介意给周大有养老的。一个小老头罢了,又花不了多少钱。
周树林:这人怕不是有毒吧!怎么买桃树买着买着把人也也给忽悠走了!
你说忽悠吧!人家确实是来买桃树的,定金付了,合约也签了。但就是想不通,这人也跟着走是怎么回事?
这整件事就挺离谱的。
合约一式三份,签好以后苏洛就告辞准备回去。但是吧!周大有这个小老头是一刻也等不及了,非要一起跟着走,怎么劝都没有用;就连他的桃园都不管了。
周树林表示,这人他劝不动,随他去吧!
最后还是苏洛不知道跟他说了什么,他才答应留下来,到时候跟着拉桃树的车队一起走。
“孙超叔,你可知道这瑜县里可有车队?”
“有一家威远车行,专门运送货物的,风评不错。姑娘可以去哪里看看!”
威远车行坐落在瑜县县城里最偏的一条街上有一处门面。
招牌上龙飞凤舞的写着威远车行四个大字,给人一种侠气十足的感觉。
苏洛回头对孙超说:“虽然我不懂字,但就是觉得这字写的很好!”
“这字是威远车行的创始人邱落云亲手写下的。
据说邱落云此人本是江湖侠客,行侠仗义、飘忽不定、居无定所;后来在瑜县遇一女子,见之不忘;随后就在这瑜县定居下来,开了这威远车行。”
“那他最后得偿所愿了吗?”苏洛问道。
“最后怎么样了就知道了,不过威远车行就一直开下来了。”说着他们两个就走了进去。
铺子里就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看店。
少年眉清目秀,皮肤白皙,身材健壮却散发着读书人的斯文,又让人不觉得矛盾。
见苏洛二人进来询问道:“两位客官是有什么东西需要车行运送,数量有多少,地址是哪里?”
苏洛看了孙超一眼,孙超上前一步回答:“我在果香村订购了一批桃树,大概有700多棵,在十月份的时候送到四方镇的苏家村,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收费的?”
少年听了之后,快速的拨动手里的算盘,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的响了一阵之后,柜台后面的少年抬起头说:“二十两!”
“要这么贵吗?”苏洛漫不经心的随口接了一句。
少年看向苏洛反问道:“小姑娘轻飘飘的一句话说的很轻松。
你怕是没有想过这七百棵桃树要用几个人?这些人的吃喝盘缠要多少?是用牛车还是马车?走哪条路最近、最安全?要多少天才能走完这一百里路?路上需要多少草料?
还望姑娘莫怪!和你说这些没有别的意思,只是好叫你知道:往返二百余里,运送七百余棵果树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。
二十两我们并没有多要。”
苏洛对车行这一行当确实了解不多。
若是这些话换个语气说出来,指定是来吵架的;偏偏这少年语气温和,像是真的在解释二十两并没有多要一样。
可是苏洛却从中听出了少年言语中的凌厉。嗯!是个不吃亏的。